长三角算力大战元年:Sora大模型引领下的新竞争格局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4-18 01:02

由Sora大模型横空出世引发的算力热,已蔓延到长三角各地的算力建设之上。

近日,长三角地区又一规模超大、算力超强、全国产化的智算中心——南京智能计算中心(二期)正式落成启用。该中心坐落于南京麒麟科创园,简称“麒麟智算中心”。当前,算力被认为是未来城市发展竞争的入场券。全球AIGC浪潮席卷的当下,在国家统筹规划下,我国已有超过30个城市在规划和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算力成各地基建“顶流”

据悉,南京该智算中心算力能达到每秒180亿亿次(八进制下1800Pops)。这是一个怎样的量级?假设全中国14亿人每秒执行一个“1+1=2”的计算,那么180亿亿次,需要14亿人口连续算上40年。“麒麟智算中心”只是南京已上线运营、向社会提供算力服务的四个智算中心之一。

“目前,二期上线的算力已被抢购一空。”南京麒麟智能计算中心运营总监洪晨曦介绍说,今年中心将发挥国产算力优质平台的优势,让更多企业用上算力资源,支撑南京“AI+千行百业”智能产业生态良好发展。

据悉,在超强算力支持下,南京正支持中国信通院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南京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作为江苏省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搭建起人工智能芯片仿真和测试、自动驾驶仿真评测、安全保障等人工智能试验评测环境和平台。

可以说,兼具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特性的算力产业,在南京正多点开花、快速发展。3月28日,南京发布《南京市推进算力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算力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力争到2025年,南京算力总量超8.5E FLOPS(FP32),打造3家规模超百亿元的领军企业,算力产业规模突破3500亿元。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算力已成为推动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特别是随着Sora大模型的横空出世,算力热在长三角地区迅速升温,一场前所未有的算力大战正风起云涌。”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陈涛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不止南京,今年以来,长三角三省一市相继在算力建设方面重磅规划,加快抢滩算力建设和布局的步伐。

以浙江为例,去年1月,宁波市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一期正式上线;5月,桐乡“乌镇之光”超算中心正式纳入国家超算中心序列,成为浙江唯一的国家超算中心;7月,之江实验室获批建设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今年1月25日,图灵小镇AIGC智算中心宣布启用,且首批人工智能企业正式入驻杭州萧山区钱江世纪城核心区。

在陈涛看来,Sora大模型的出现,无疑为长三角地区的算力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模型以其高效、精准的特性,为各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从而推动了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而为了满足Sora大模型对于算力的巨大需求,长三角地区必须加快算力建设和布局的步伐。

“智算中心的建设也是长三角地区算力建设的重要一环。”陈涛认为,智算中心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各行业提供高效、稳定的算力服务。长三角地区政府纷纷加大对智算中心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智算中心的建设和运营,以满足各行业对于算力的需求。

政策端集中发力

作为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算力无疑各地角逐“新质生产力”前沿阵地的重要基础设施。

在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这件事上,长三角各地政府“默契十足”。上海计划在2024年加快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建成城市级数据中心直连网络,用以联通全市70%以上主要算力资源,升级扩容上海超算中心高性能普惠算力供给能力。江苏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支持苏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加快智能算力、边缘计算等算力设施布局。安徽同样将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举措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芜湖数据中心集群提出了目标。

目标划定,政策跟上。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等11部门日前联合制定并发布《上海市智能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算力浦江”智算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5年)》,加快推进上海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助力上海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江苏方面,去年8月,《苏州市关于推进算力产业发展和应用的行动方案》正式发布。目标到2025年,苏州算力产业创新集群规模达4000亿元,成为有全国影响力的算力创新中心、算力应用中心和算力产业高地;无锡市算力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暨算力应用政策发布会今年3月20日召开,《关于加快推进算力发展和应用的实施意见》同步出炉。

作为数字经济先发城市,杭州陆续推出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建设杭州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行动计划(2022—2024年)》等多项支持政策,致力于将杭州打造成为全国算力成本洼地、模型输出源地、数据共享高地,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杭州样本和杭州经验。

在安徽,2月7日印发的《芜湖市建设算力中心城市促进办法》已于4月1日起施行。

“在产业链方面,长三角地区拥有完整的IT产业链和强大的制造业基础,这为算力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陈涛看来,从芯片制造到数据中心建设,从硬件供应到软件服务,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算力建设的发展。目前,中科曙光澜起科技云赛智联奥飞数据等公司已经在AI算力产业上加快突围,进入产业链核心环节。

加快优化算力资源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测算,算力每投入1元,或将带动3元至4元的GDP经济增长。算力投资,正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那么,目前市场上的算力够用吗?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76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197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位居全球第二。近5年来,我国算力总规模年均增速近30%。

尽管在算力总规模上已跃居全球前列,但我国目前仍面临智能算力规模相对不足的问题。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研究员张云泉便在提案中指出,目前我国能够用于大模型训练的国产智能算力芯片的创新和供应仍落后。

随着Sora大模型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长三角地区的算力需求将持续增长。

“算力大战元年虽然已经到来,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用好算力资源。”一家专注于垂直领域大模型研发应用的人工智能企业相关人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仅仅依靠基建布局是远远不够的。如何真正用好算力资源,实现其最大化价值,是摆在各地面前的重要课题。

“比如,优化算力资源配置是关键。”该人士表示,在算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策略,将算力资源分配给最需要、最能够发挥其价值的领域和项目,“这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发展趋势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制定科学的算力资源分配方案”。

此外,该人士指出,提升算力使用效率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采用先进的算法和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算力资源的优化利用,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同时,加强算力资源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是提升使用效率的重要保障。

“推动算力资源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也是一大关键。”在其看来,长三角地区拥有众多优质的产业资源和创新应用场景,如何将算力资源与这些场景进行有效结合,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是发挥算力资源价值的重要途径。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发展,长三角地区在算力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业内人士建议,需要持续加强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为算力资源的优化利用提供有力支持。上述企业人士认为,长三角各地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与协同,共同推动算力建设的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算力产业集群。同时,各地还应关注算力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推动算力建设的同时,要注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确保算力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