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卫平:精准把握教改关键,教师如何有效开展复习教学?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4-16 10:52

发布于:浙江省

原标题:胡卫平:精准把握教改关键,教师如何有效开展复习教学?

复习几乎贯穿于我们教学的整个过程,从上新课到总复习,学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复习。 但复习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样的复习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本文结合新课改及高考改革背景,为教师有效开展复习教学提供详细的策略参考。

本文共5526字,仔细阅读需14分钟

阅读本文,你将收获以下内容: ※.基于高考改革,如何精准定位复习教学? ※ 新课改背景下的复习教学有哪些要求? ※ 针对不同阶段,如何有效开展复习教学?

复习在我们的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无论是上完新课,一个阶段的教学结束之后,还是中、高考的三年总复习,教师都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基于高考改革背景,精准定位复习教学

我们要基于目前高考改革的背景来审视复习教学。

国家制定的高考改革方案包含“一核四层四翼”,“一核”指的就是立德树人、服务育才、引导教学;“四层”代表四个层级,也就是要考查学生四个方面,分别是学科素养、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价值;“四翼”指的是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高考试题中最主要考察是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其中学科素养包括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又包括了必备知识。

1.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包括学习掌握,即信息获取、理解掌握与知识整合,整体指向知识,还包括应用知识和方法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在真实情境中用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能力,也就是知识和方法的应用。

2.关键能力

根据高考改革方案,关键能力指的是知识获取能力群,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群以及思维认知能力群。知识的获取指向知识,实践操作指向实践能力,认知指的是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其中思维是核心。因此可以看出,高考方案里特别重视思维的培养。

3.必备知识

必备知识指的是理解并掌握人文社科的基本问题、原理与思想,尤其是人文思想的正确立场、观点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科学精神与思维方法;掌握运用语言或其他符号形式进行表达的知识。

通过以下结构图,进一步梳理高考考查的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首先是知识。不同的概念、规律和原理构成一个系统,系统里的知识点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的关系,也就构成了知识的结构。

其次是学科结构,它包括知识、方法,构成了一个学科结构。学科结构在大脑中的内化,就形成了与学科相适应的认知结构。

最后是能力结构,能力包括知识、方法和品质三个维度。

所以不论是考知识,还是考方法都是在能力范围里面的,而且实际上这里的素养它指的就是能力,所以现在素养导向下的考试主要考察的是能力。

知识结构是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生要厘清知识脉络,就要复习。学习新课是知识建构的过程,总复习的时候是倒过来,在已经建构好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反过来综合性地再次理解这个结构中的一些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复习的功能是对知识结构的再进一步建构,它有利于强化学生知识结构、学科结构和能力结构,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新课改背景下复习教学的要求

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界带来了无尽的活力,并清晰地指向了素质教育的愿景,显示出了不可估量的育人价值与意义。基于新课改背景,教师在开展复习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四点要求:

1.指向核心素养

我们都知道,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素养。素养是什么?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过去我们偏向于考察知识和技能,而如今我们越来越重视考察能力,这是我们在复习阶段尤其要重视的。另一方面,所谓素养指的是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所以如今新课改强调真实的情境。这同样是在复习教学时要考虑的。

2.注重知识综合

综合性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要求。

开展综合性复习教学,要在建立分科教研室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综合的研讨机制,综合的机制首先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不必学习一些重复的知识;

其次综合机制可以让学生系统的学习一些内容,比如技术与工程这一类的综合内容;

第三,学生可以在学习学科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实现跨学科核心概念理解。

义务教育整体的改革很多课程都在强调综合性和实践性,如下图所示。

课标中关于学科的综合有三个层级,分别是学科内部综合、跨学科综合以及综合课程。

以下是新课程标准里不同学科课程内容形式的罗列,比如语文学科是以任务群的形式来呈现内容,其他别的学科有的是以大概念、核心概念、主题等不同形式,体现了学科内部的综合,教师需要在这三个层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3.强化学科实践

落实复习环节,要注重对知识的应用迁移。而应用迁移是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真实情境问题的过程,因此在应用迁移环节,教师要强调实践,实践活动是知识形成的基本途径,积极思维是知识形成的核心要素。

教学改革强调要强化学科实践。注重“做中学”,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

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安排复习课课程内容时,既要有学科知识,又要强调学科实践,要体现学科实践有机融入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知行统一、学思结合。要体现综合育人、实践育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重视理论指导

教学需要以理论为依据,而教学最核心的是思维,复习教学要落实思维培养,思维型教学理论可以为其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思维型教学的五个基本原理中,自主建构就相当于新知的学习,总结反思是自我监控下的总结与概括。应用迁移就是学生应用知识和方法解决真实情境的问题的过程,总结反思与应用迁移正是对知识和方法的复习,因此新课学习中也有复习,是在思维型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复习。

总之,我们的课程方案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素养为导向,强调学科实践,内容上推进综合学习;强调大单元教学,开展主题化项目式的学习,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等等。这些都与复习教学相关,也是教师在复习教学中需要着重考虑的。

有效开展复习教学的策略

复习存在于各个阶段,包括新课的复习、单元复习、三年总复习等。对于如何进行复习,可以通过下面这张图来表达:

平时的新课学习是理解-应用-概括的过程,即要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应用它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并对概念和规律进行抽象概括。

在平时复习乃至阶段性的复习中,最核心的关键词都是理解、应用和概括,但新课学习中的复习和三年总复习的路线正好是相反的。

新课的复习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它从知识点出发,帮助学生梳理搭建学科结构。

三年总复习是一个演绎的过程,它是从学科的基本结构出发,检测学生是否理解学科要素之间的关系,再细化到某一个知识点是否掌握。如果新课学习比较到位,那三年的总复习就会相对轻松。

现在我接触到很多学校的平时复习和总复习所采用的方法是一样的,这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在总复习开始时,学生将之前学过的知识和结构全忘记了,教师如同上新课一样从头开始复习,这样的教学效率就会比较低。

教师要保证中等水平的学生在复习阶段合上书能想起基本的知识结构,能够掌握基础、单一的应用型问题的解决办法。而初、高三总复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不断强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结构,在这个基础上解决一些综合性、创新性的问题,来应对我们的考试。

总而言之,我们的复习要重视归纳知识,形成网络;总结方法,寻找规律,同时要把知识和方法整合起来,形成结构。同时,复习课要精选例题,要重视不同例题之间的关系,加强联想,做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

如果将复习课进行归类,可以分为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和三年总复习,每一种类型的复习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要点。

1.平时复习

平时的复习可以对应思维型教学理论六大要素中的总结反思和应用迁移。

在课堂中,总结反思就是一个复习的过程。总结反思要遵循如下几个标准:

(1)结构合理:便于学生建构合理的学科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新学的知识和以往的知识联系起来,纳入到过去的知识结构中;

(2)内容全面:既包括知识的总结,也包括方法的总结;既反思探究的过程,也反思探究中的经验教训;

(3)引导恰当: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反思能力,立足学生积极参与,展示学生思维的过程,把问题留给学生,教师只给予恰当的引导;

(4)针对性强:课堂总结必须针对学生特点和内容特点,因人而异,具有鲜明的针对性。首先,抓住主要矛盾,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进行总结和反思;其次,课堂总结和反思要教给学生探究、总结和反思的方法;最后要预防错误,对容易错误的地方进行系统总结和反思。

总结反思的方法具体可以有如下几种:

(1)概括式总结。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由学生个人或者小组讨论概括总结所学内容,教师引导总结。可以应用叙述式、列表式、概念图、思维导图等方法进行系统概括。

(2)比较式总结。通过比较两个知识和方法的异同来进行的总结。

(3)解释规律式总结。对定理、公式、概念、规律、解题方法等进行系统的总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4)延伸式总结。在课堂总结中,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把课堂总结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如何才能有效记忆?

复习离不开记忆。我不赞成死记硬背式的记忆,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复习的效果会比较好。学生要想高效和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必须能够从大脑中灵活地提取知识和方法,这就涉及到大脑的记忆功能。

在记忆的过程中,识记是第一个基本环节。影响识记的因素包括目的任务、活动的性质和任务、材料的性质和数量、识记的方法。

第一,要给学生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学生才能进行记忆。

第二,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活动要比听到和看到的更为深刻

第三,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材料的数量要适中。比如让学生背课文,一段一段地背诵比通篇文章背诵效果要好,另外,形象的材料要比抽象的材料容易记忆,教师要懂得将抽象的材料进行形象化,比如理科的教学要给学生呈现一个知识形成的动态途径。

第四,识记的方法特别重要。要让学生进行有目的、有对象的有意识记,其次要多进行理解性的记忆。从初中开始,学生机械记忆的能力就开始下降,如果一味进行机械记忆,记忆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提出的遗忘规律曲线

在记忆中,保持和遗忘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遗忘规律是一般人普遍遵循的记忆规律。根据遗忘规律图,我们可以看到,一天之内,人记忆的内容就会遗忘掉近80%。我在这里可以介绍几种减少遗忘的方法:

1. 在上新课之前,应该让学生回忆昨天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尽量回忆出与这节新课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课前复习。 2. 在下课之后,让学生在大脑中回忆一遍这节课所学知识。在写作业之前,学生先合上书回想今天所学的内容,然后再动笔。 3. 在睡觉前,回忆当天各门学科所学知识。 4. 在学习一个单元之后,借助思维导图等工具对单元知识结构进行总结复习,将易错题进行归纳,并在1-2之后重新复习这些题目的解法。

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复习,学生就很难遗忘掉所学过的知识、探究过的活动,而且往后的复习会越来越轻松。

2.阶段复习

阶段复习包括单元复习、学期复习、学年复习等,它和平时复习类似,采用归纳的方法,阶段复习主要有两个任务:

第一,系统总结本阶段所学知识和方法,形成合理的阶段性的认知结构(学科结构)。在形成学科结构的时候,除了知识本身,教师还要渗透一些思想方法,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思想方法。比如:

数学学科中有转化、类比、归纳、分类、方程、统计、集合、函数、优化、模型、实验猜测等方法;

语文学科中有比喻、拟人、排比、阅读方法、写作方法(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诗歌、神话、寓言、民间故事、科学叙事等)等方法;

科学学科中有观察、实验、思维(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分类、归纳、演绎、臻美、模型、理想化等)等方法。

第二,系统概括本阶段所解决问题的类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按照类型和方法对习题进行分类。我们最好从知识的本质对习题进行分类。

当然,在分类的过程中也要避免所形成的解题思维定势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教给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三年复习

三年复习是从学科结构出发,先给学生梳理三年学习下来各学科的整体核心框架,延伸到局部框架,再到具体的单元、概念和知识点,采用演绎的方式。

这二十多年对中小学的观察让我有一个感受,学校用于上新课的时间越来越短,用于中、高考总复习的时间越来越长。一些学校坚信复习的时间越长,考试的成绩越好。但事实上,这样一种方式所达到的效果是很有限的。

如果在新课教学中,基础的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基本问题的解决没有处理好,哪怕经过了长时间的总复习,学生也是难以适应中高考的,所以新课的学习和阶段性的复习特别重要。

一般来说,总复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期3个月左右。这个阶段帮助学生分析学科结构,理解基础知识,复习基础性问题的解决。要让学生合上书能回忆起基本的知识、方法和问题解法。 第二阶段为期2-3个月。这个阶段要着重引导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和创新性问题。 第三阶段为期1-2个月。这个阶段要留给学生自己巩固的时间,加强考试可能性比较大的问题的练习。

复习教学对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复习教学不仅要基于当前的中高考和新课改背景,同时要根据不同的阶段,针对性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学生思维。

本文整理自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思维型教学主题培训中的分享

编辑 | 杨紫君 统筹 | 孙习涵

版权说明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