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青海省教育概况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4-17 22:28
2004年 青海省教育概况  
中广教育    11月23日 13:51  
    核心提示:2004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支出为22.41亿元。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20.71亿元,基建支出1.37亿元。教育事业费支出中,人员经费15.24亿元,占73.58%。各类教育事业费分别为:高校3.4亿元,占16.4%;中专0.64亿元;占3.09%。

  [综述]  2004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青海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二是制定了全省《“两基”攻坚(2004—2007)实施规划》、《中小学危房改造规划》和《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方案》等“两基”攻坚配套文件。与省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调研,派出8个工作组100多人次,实地考察了项目地区的大部分学校和教学点,采集、分析和测算数万个数据,规划到了每一所学校。三是完善改革方面的配套政策,与省劳动保障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意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积极配合省编办、省人事厅提出了《全省中小学教师编制工作意见》、《全省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四是调整规范教育经费收支政策,会同省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出台了《城市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地方教育附加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农村牧区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定额》,报省政府批转了《关于在公办普通高中严格执行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的意见》和《在全省农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实施方案》。

  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国家支持中西部职业教育发展项目、高中扩招项目以及第十七批邵逸夫教育赠款项目。总额28.12亿日元的高校日元贷款项目也已正式立项实施。全年累计安排各类项目资金1.95亿元,改扩建中小学校294所,建设校舍23.38万平方米,配备图书52.4万册。

  [教育经费投入]  2004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支出为22.41亿元。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20.71亿元,基建支出1.37亿元。教育事业费支出中,人员经费15.24亿元,占73.58%。各类教育事业费分别为:高校3.4亿元,占16.4%;中专0.64亿元;占3.09%;普通中学6.34亿元,占30.6%;职业中学0.5亿元,占2.4%;小学8亿元,占38.62%;特殊教育学校0.05亿元,占0.2%;全年城市教育费附加收入5000万元。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意见精神,结合全省实际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由一名分管领导亲自抓,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建立了“一把手”总负责的工作机制。二是以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突出重点,分层推进,形成系列。三是调动全社会力量为未成年人办好事,全省为未成年人兴建了6个县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四是协同公安和综治部门对校园及周边进行了专项治理。

  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措施是:(1)高校党委定期分析大学生思想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总体工作计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全面安排部署。(2)充分发挥基层各级党团组织、工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和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高度重视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做到“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会同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意见》。(3)加强和改进高校“两课”教学工作,组织实施了“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加强了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4)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管理、教学和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三支队伍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5)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标准和评估体系,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各项保障措施。(6)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和管理,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全省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责任制]  根据《青海省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责任制考评办法(试行)》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2~2003年度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责任书>考核总评工作的通知》要求,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人事厅等部门组成5个考评组,由有关厅(委)一名副厅级领导带队,于4月12日至29日分赴西宁市、海东地区及玉树、果洛、海北、海西州,对各地实施第五轮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责任书》进行了考核总评。考核结果表明,第五轮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责任书》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全省教育事业的发展,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投入逐年增加,教育资源得到扩充,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西宁市城西区、湟中县、乐都县、互助县、格尔木市、门源县、同仁县、久治县、共和县、称多县被评为实施《目标责任书》先进县。

  [治理教育乱收费]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国家七部委《关于2004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提出了《关于做好2004年全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安排意见》,出台了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一费制”的办法,建立健全了全省治理教育乱收费信息快报、月报等制度,各地学校收费都能按要求进行公示。对西宁市在秋季招收高中择校生工作中出现的偏差进行了及时纠正,年内重点检查了452所学校的收费情况,清退违规收费20.8万元。

  [教师培训和师德建设]  围绕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能为重点,加强了对教师的继续教育,通过派出进修和远程教育、在职学习,培训教师5000多人次,400多人派往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举办了全省师德论坛和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活动,在全省8个州地市巡回宣讲14天、21场,有2万多名教师听了报告,社会反响良好。经省文明委公开民意问卷测评,师德建设工作群众满意率名列第一。调整了教师职务评聘条件和办法,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青海大学校长李建保等30多名优秀校长、教师受到中组部和教育部、人事部表彰。

  [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认真落实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深化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重点是拉开分配档次,鼓励拔尖,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西宁市、海南州共和县等地的部分中小学试行了校长年薪制,青海师范大学实行了硕导年薪制,青海大学制定政策高薪引进人才。调整了全省学校假期,缩短寒假、延长暑假。

  [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  制定了《青海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意见》,重新修订了《学生卫生工作条例》实施意见》。组织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学生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培训和中小学艺术课教学录像比赛等一系列全省性的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活动,积极组队参加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等全国性的学生体育赛事。

  [教育政务信息化建设]  4月1日,省教育厅教育电子政务试运行,8月1日正式运行,基本实现了厅系统办公的无纸化、网络化,有力改善了办公条件,使全厅的电子政务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同时积极协调指导,制定了全省教育系统电子政务发展实施方案,省教育信息中心与省内7所高校签订了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协议。

基础教育

  [全省“两基”攻坚动员会]  8月6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两基”动员会暨第五轮地方教育发展目标责任书考核总结表彰会。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青海省的“两基”攻坚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即:到2005年,力争海晏、祁连、同仁、尖扎、循化、化隆、共和、贵南、都兰9县实现“两基”,全省“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86.8%以上,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3%;到2006年,力争天峻、兴海2县实现“两基”,全省“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88.3%,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4%;到2007年,玉树、称多、玛沁、久治、玛多、刚察、河南7个县实现“两基”,全省人口覆盖率达到93.5%,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5%以上;到2010年全面实现“两基”目标,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会上,省政府与各州(地、市)政府签订了第六轮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责任书,与未“普九”县的州(地)政府签订了《“两基”攻坚责任书》。

  [扫盲教育]  重点开展冬春农闲扫盲,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扫盲教育,并把学文化与学技术结合起来,提高扫盲的实用性和吸引力,取得显著成效,年内累计扫盲3万人。9月,经教育部推荐,代表国家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国际扫盲奖评选,在28个参评国家中获得了最高成就奖——世宗国王奖。

  [实施“两基”攻坚联点制度]  为加快攻坚步伐,落实部门责任,实行了省“两基”攻坚领导小组成员联点包县制度,2004年首批联点9个县,省委、省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带头深入各自联点县指导工作,协调解决突出困难。各州(地)、县党政领导也落实了联乡联村责任。省教育厅把“两基”攻坚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通过加强督导检查和处室定点帮扶,帮助各地积极有序开展工作。

  [“两基”复查和督导评估]  按照《青海省实现“两基”县(市、区)复查办法》,对西宁市城西区、城中区、海东地区平安县的“两基”工作进行了复查,完成了对全省已实现“两基”的19个县的复查任务。同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制度的意见》,制定了《青海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实施方案》,年内对大通、民和、格尔木、同德、称多等5个县(市)政府的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评估。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  以组织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为重点,全面推进中小学信息化建设。(1)精心组织和认真实施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省中小学建成 923个教学光盘播放点、1920个卫星教学收视点,购置计算机2.57万台,全省有2700多所中小学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占77%。(2)加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和信息资源建设,全年培训教师校长2576人,新修订了《青海省中小学电教教材推荐目录》,初步完成了省级教育资源库建设。(3)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整合。在西宁市湟中县召开了全省信息技术应用经验交流会,组织了全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讲师团,同时确定了149个省级课题,以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革新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到2004年,全省进入课改的县(区、市)达35个,试验范围进一步扩大。(1)加强课改师资培训,全年举办中小学各科教材培训办27个,培训教师2390人;同时对省级课改试验区课改工作进行了阶段性评估,加强了对各地特别是果洛州等偏远地区课改工作的指导。(2)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研方式,按照科研兴校、以研促教、以教研推动课改的工作思路,加快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根据《青海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题研究指南》,组织全省各地教师开展了课题申报活动,其中19项省级课题已正式立项实施;(3)与课改相适应,积极探索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召开了全省中考改革工作研讨会,提出了全省中考改革的指导性意见。

  [资助贫困学生]  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了以“两免一补”为主要内容的资助措施。其中,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专项资金从2001年的每学期210万元增加到1700万元,资助贫困生48.3万人次,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67%,其中青南地区达到92%;年内省级财政下达青南贫困学生助学金1000万元,国家下达专项资金500万,主要为环湖和东部贫困生提供资助,省民委安排少数民族贫困生补助金200万元,共资助贫困生近12万人,为3.25万寄宿制贫困生提供了生活补助。为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制定了新的资助管理办法,由省政府批转各地执行。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示范性职业院校和重点专业建设]  利用省级专项和国债资金,启动实施了“现代制造业、服务业技能性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数控技术运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运用与维修、护理等四个专业在六所职业院校建立了国家级培养培训基地。重点建设了一所高职、两所重点中职等三所全国示范性职业院校。由于职业教育积极面向市场调整和加强了专业建设,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不断显现,吸引力明显增强,青海工业学校、互助县职校等一些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农民工培训“阳光工程”]  各地职业学校积极争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添置有关设备、教材和培训专业教师,全省累计开展农民工转移培训5万人,其中职业学校培训3.6万人,占70%以上,成为全省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主力军。此外,各地职业学校发挥一校多能作用,使50多万名农牧民和职工接受了各类形式的文化技术培训。

  [职业教育联合办学]  为扩大招生和开拓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全省继续大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省内省外两个层次的联合办学。省教育厅组织省内中等职业学校赴天津、北京两地考察,与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协商达成了合作办学的意向。2004年北京、天津、辽宁等地重点职校在青海招生扩大到1000多人,学生在省内省外分段学习,毕业后全部安排到东部就业。省内加强了优质职校与薄弱职校、城乡职校间的联合办学、优势互补,如省工业学校与平安县职校、水电四局职工中专与互助县职校的联合办学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认真落实《青海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五”时期师资队伍建设意见》,建成了两个省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依托国家、省、地(州、市)三级教师培训资源,加快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十五”以来,全省90%的职业学校校长、20%左右的专业教师接受了省级或国家级培训,教师业务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高等教育

  [成立中共青海省委教育工委]  为加强对全省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和协调,经省委批准,撤销原中共青海省委高校工委,成立中共青海省委教育工委,与省教育厅合署办公,省教育厅厅长兼任工委书记。进一步理顺了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的关系,为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提供了组织保证。

  [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  省委、省政府于 9月27日召开了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形成了《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指导今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今后一段时间,全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按照规模适度、夯实基础、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原则,继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不断高速优化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推进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完成“两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总的目标任务是:统筹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统筹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统筹重点建设院校和其他高校整体发展,使我省的高等教育体制更加完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师资结构不断优化,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得到充分增强。到2010年,基本建成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职业高等教育、网络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等协调发展的具体有青海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组建新的青海大学]  根据省政府常务会意见,经过充分调研、反复论证,并征求有关厅局委和国内知名专家的意见,拟定了青海大学、青海医学院两校合并方案报省政府和教育部批准。2004年11月底,省委、省政府召开青海大学与青海医学院整合大会,宣布两校正式合并,组建新的青海大学。12月初,省政府与教育部签定协议,对青海大学实行省部共建,标志着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青海省高等教育发展。

  [重点实验室和重点专业建设]  在调整优化布局结构的同时,加强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继2003年基本建成20个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后,2004年又启动建设了14个重点学科和试验室、30门精品课程和10门高职示范课程,并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了专业设置。同时,开展了第五届“高校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评出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举办了全省年度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励了27名获奖教师。

  [学生就业和招生工作]  在毕业生数量比去年增长29.6%的严峻形势下,不断拓宽渠道,搭建平台,搞好服务,2004年省属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5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认真组织实施4项国家统一考试和一项省级考试,严肃考风、考纪,加强考场监控管理,扩大远程录取范围,积极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为广大考生做好信息服务,增加透明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2004年,省内外的639所高校在青海计划招生23487人,比上年增加2561人。此外,对来青招生的20所社会力量办学单位进行了资格审核,查处了个别非法招生机构,维护了广大考生的权益。

  [资助贫困大学生]  在高校全面实施了“绿色通道”制度,落实了“奖、贷、助、补、减”以贷为主的资助措施,基本保证了贫困学生入学,并使大部分贫困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资助,其中有1892名贫困生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总金额600万元,省财政支付贴息42万元,资助面达到5.82%。配合国家新的助学贷款政策出台,印发了《关于落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有关措施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意见》,协调商业银行签订了按新机制实施助学贷款的协议 。

民族教育

  [加强寄宿制中小学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青海省民族地区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大力改善,但办学水平偏低、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对此,从加强管理入手,配合国家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实施,在认真总结经验和广泛征求基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全省寄宿制中小学管理规程、装备标准、建设标准等规定性文件,为牧区中小学规范管理、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双语教学]  为加强和规范双语教学,着力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制定下发了双语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制作了汉字教学音像教材,对汉语会话教材进行了重新修订和录音,突出实效性。面向高中生开展了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并着手研究教师考试方案,促进师生过好汉语关。

  [教育对口支援]  继续推进教育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青海省的27个“两基”攻坚县与辽宁省的13个市结成了帮扶对子,双方就扩大合作签订了新的协议。同时积极开展省内外合作办学,浙江、天津、辽宁、北京、青海师大附中、民院预科(省民族高级中学)等省内外重点中学面向牧区招生650人,累计达到1500人,使民族地区的学生享受到了较高质量的基础教育。配合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制定了三江源生态移民区异地办班方案,在省内外教育相对发达地区为移民子女办班,2004年首批招生180人。

撰稿   李 广
审稿   张银生

 
 
来源:    责编:马凤娟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